“两山”理念的核电实践:善用核能力量,赋能美好生态
发布时间:2025-08-18 人气: 来源:中国核电 关键词:
探索核能+多用途应用
核能是实现双碳目标最为现实的战略选择,也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发展领域。核能作为高能量密度的清洁能源,1千克铀235裂变能量相当于2700吨标准煤,且不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全产业链全寿期碳足迹仅6.5克CO₂/kWh,是碳足迹最低的电源形式。
21世纪以来,全球核电已避免300亿吨温室气体排放,提供了世界1/4的清洁电力。截至目前,中国核电旗下26台在运核电机组累计贡献清洁电力超1.95万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燃烧标准煤约5.9亿吨,减排二氧化碳15.5亿吨,生态效益等同于植树造林约530万公顷,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巨大贡献。
近年来,中国核电积极探索核能+多用途应用,推动核能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为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赋能。
2021年,南方首个核能供热项目在浙江海盐投运,由秦山核电在不影响机组原有发电量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利用核电基地机组剩余热功率向海盐县公建设施、居民小区及工业园区提供大规模安全、零碳、经济的核能供暖,惠及4000户家庭,年减排二氧化碳2.4万吨。居民王趣英算过一笔账:每月供暖费省了30%,再也不用挨冻搓手。而在规划中的零碳未来城,核能供热系统将覆盖全域。
核能供汽方面,江苏核电蒸汽供能项目作为全国首个大规模工业用途核能供汽示范工程、国家发展改革委首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项目和气一号项目于2024年6月建成投产,每年可为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提供480万吨工业蒸汽,相当于每年减少燃烧标准煤40万吨,等效减排二氧化碳107万吨、二氧化硫184吨、氮氧化物263吨,同时为石化基地节省70多万吨碳排放指标,为高耗能产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路径。
今年3月,中国核电设计的压水堆+高温气冷堆核能供热发电方案获得国家核准,后续可为石化产业提供清洁、稳定的能源供应,促进产业绿色升级,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打造核美家园
当时这里就像火星表面一样,到处是堆了几十米厚的废矿渣。现在一部分植物已经长起来了,有的光伏板下面甚至有苔藓,没想到光伏电站对这里生态环境的修复作用这么大。看到甘肃省白银深部铜矿废石场的变化,兰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王胜利教授感慨地说。在深部铜矿停坑41年后,从卫星地图上俯瞰,这里已经从白银市的一个疮疤变成了一片蓝色的海洋。
有色金属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涉及固体废物风险管控、重金属污染防治、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等诸多领域,关系着我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是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保护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任务。2019年12月,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中核汇能在白银开发建设深部铜矿废石场1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年均上网电量1.5亿千瓦时,年可减少燃烧标准煤约4.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超过12万吨,一面面光伏板如同巨大的遮阳伞,可以遮光降温、减少地表水下渗,通过自然降水和生态抚育,因地制宜进行生态治理和产业开发深度融合。
在福建漳州,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白鹭翩跹。为守护这片生态瑰宝,漳州核电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创新采用盾构施工方案,严格控制施工期悬浮泥沙影响范围,确保保护区水温升高不超过1℃的生态红线,让核电厂的钢筋铁骨与红树林的盎然绿意和谐相融。
海南昌江的碧海之下,一场生态保育行动正在上演。海南核电二期项目建设区域分布着珍贵珊瑚群落,工程师们架设防污帘降低悬浮泥沙扩散,联合专业机构实施珊瑚迁地保护,共计移植珊瑚个体6.5万余株,重建约5.3公顷海底生态家园。海南核电工业用海区域成功培育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蝶贝,在核电站周边水域生长良好,产出的珍珠直径可达14毫米以上。技术人员创新采用贝蚝套养模式,既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又带动了当地水产养殖业发展,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创新公众沟通,以生态科普提升公众核电认知。中国核电打造以核电站周边珍稀保护动物为原型的双C萌宠团,推出国内首部核能生物多样性主题核电题材动画视频《核力出奇迹》和动画电影《核力总动员》,探索出一条青少年生态文明意识与核能可持续发展的启蒙之路。
种下零碳共富种子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从三门核电厂区穿过一条隧道,就能抵达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三核村,进入村庄,可以看到白墙黛瓦的新居有序排列,宽敞平坦的道路干净整洁,呈现出一派宜居的景象。2021年9月,三门核电启动与三核村结对帮扶工作,为三核村种下一颗名为零碳共富的种子。
依托中国核电的新能源产业优势,三核村规划利用206亩生态养殖荷塘建设18兆瓦渔光互补项目,上设太阳能光伏发电板,下设荷花和甲鱼的生态养殖项目,年发电量达1800万千瓦时,而三核村实际所需电量仅为130万千瓦时,这将近1700万千瓦时的剩余电量可以通过交易,为村集体经济带来每年30多万元的额外收益,不仅美了乡村,更富了群众;免费为25户低收入农户安装屋顶光伏,平均每户5千瓦,每户每年可增收2000元,持续获益25年;投资309万元打造43亩零碳智慧果蔬大棚基地,帮助三核村建设红美人柑橘大棚种植基地,通过引进专业农技人员,推广优良品种和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提高产品质量与产量。
自结对帮扶工作启动至今,三核村集体收入从14万元跃升突破百万元大关。这项工作荣获浙江省结对帮扶考核优秀称号、第十八届人民企业社会责任奖。这个因核而兴的村庄,正用零碳共富的实践证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在这里真正实现了同频共振。
从东海之滨到南海之畔,一座座核电站正成为工业文明与自然生态共生共荣的生动注脚,为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建设清洁美丽世界贡献核能力量。中国核电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履行好建设美丽中国、助力生态文明的神圣责任,善用核能力量,赋能美好生态,为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作出更多贡献。
资讯来源:中国核电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此文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站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