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中国能建葛洲坝二公司拉哇项目:以王牌技术铸就精品工程
发布时间:2025-06-12 人气: 来源:<!--<$[信息来源]>begin-->环球网 关键词:
底板倒影清晰如画,边墙轮廓毫厘毕现……混凝土从灰头土脸的“素颜”,如何成为惊艳的“镜面肌”?让我们一起走进拉哇泄洪系统工程,看看中国能建葛洲坝二公司项目团队用硬核技术,精雕细琢的“工业艺术品”。
挑战:直面“液态砂轮”的疯狂打磨
想象一下,在单洞泄量高达4400立方米/秒、流速30-46米/秒的超高速水流状态下,奔涌的金沙江水裹挟着巨量泥沙,俨然化身为狂暴的“液态砂轮”,对洞室内壁进行无休止的“打磨”。混凝土表面的任何微小瑕疵,都将成为水流攻击的突破口,成倍放大冲刷效应,甚至诱发危险的气蚀破坏。
面对如此“地狱级”的冲刷考验,如何让粗犷的混凝土上演华丽“变妆秀”?拥有抵抗“砂轮”的“镜面肌”?中国能建葛洲坝二公司拉哇项目团队淬炼出三大核心“美颜秘钥”。
逆作筑基——守护成品
中国能建葛洲坝二公司项目团队摒弃传统的“由低到高”施工模式,创新采用“先边墙、再顶拱、后底板”的“逆作法”顺序施工。这一非常规的施工顺序,虽然难度飙升、周期拉长,却是守护成品的“不二法门”,能有效防止上部施工作业对底部成品的破坏或污染。
精工琢面——毫米塑镜光
在装备升级方面,中国能建葛洲坝二公司项目团队建设2600平方米高标准钢筋加工厂,引进钢筋弯曲车丝自动化生产线,实现数字化、标准化流水线作业,品控合格率达到100%。面对15米×24米超大型洞室断面,使用四台全断面钢筋安装台车实现钢筋加工一次成型。借助投线仪、标准卡尺等工具,将钢筋安装精度控制在毫米级,比现行规范标准提高5倍以上。实现近5万吨钢筋精准定位,冰冷的钢筋展现出震撼的工业秩序之美。
在工艺精控方面,中国能建葛洲坝二公司项目团队通过26次工艺试验,优化确定台车结构、面板材质、脱模剂类型、振捣及抹面工艺等关键参数。施工过程中,对台车面进行3次精细抛光,分两阶段涂刷脱模剂,并在浇筑时动态做好防渗措施。通过采用分区浇筑,坚持一仓一总结、一仓一提升的质量管控手段,将洞室形体误差控制在2毫米以内,最终成就混凝土表面“光可鉴人”的镜面效果。
在入仓方式方面,为解决洞室高边墙低坍落度混凝土输送难题,中国能建葛洲坝二公司项目团队创新采用8节皮带梯步式运输方式,成功攻克了龙落尾段高差66米、距离241米的混凝土运输难题,为混凝土连续、稳定入仓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无痕搭接——抗蚀守完美
在无痕搭接方面,面对单洞最长1431米、640条施工缝的严峻挑战,中国能建葛洲坝二公司项目团队优化大型台车搭接工艺,采取分仓设计、精准模板拼装、施工缝凿毛等精细措施,成功攻克了浇筑工序衔接问题,让施工缝近乎“隐形”,不给超高流速水流任何可乘之“缝”。
在表面防裂方面,针对高流速运行状态和抗冲磨混凝土高标号、薄壁式的结构特点,项目团队加强从拌制、运输、通水冷却到养护保温的全周期温控管理,大幅降低裂缝风险,确保“镜面”效果持久完美。
从“素颜”到“高光”,镜面混凝土的成型,不仅是对精度、质量严格把控的胜利凯歌,更是中国能建葛洲坝建设者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铁军精神的生动写照。
在项目未来的建设过程中,中国能建葛洲坝二公司拉哇泄洪系统工程项目部将继续深入贯彻中国能建《若干意见》、“1466”和“四新”能建战略,以安全为根基、以质量为灵魂、以管理为筋骨,持续攀登工程建造“美学”的新境界,为“大国重器”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新闻链接:https://scroll.huanqiu.com/article/4N3GvwGC4I6
资讯来源:<!--<$[信息来源]>begin-->环球网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此文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站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