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内资讯 > 火电

电建铁军的“夏”一站,广东!

发布时间:2025-07-11 人气: 来源: 关键词:

粤电茂名博贺电厂3、4号

2×1000MW机组工程

该项目位于广东省茂名市,二期项目建设两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采用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提高机组热效率,降低煤耗 ,同时采用二次再热技术,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发电标煤耗,项目按照近“零”排放环保标准建设,污染物排放指标达到清洁燃气电厂排放标准,环保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项目3号机组工程整体进入安装调试与装饰装修收尾阶段。建筑方面,主厂房、煤仓间、脱硫及灰库区域主体结构已完成,正集中进行墙体砌筑抹灰、彩板封闭、地坪施工及设备基础收尾工作,部分配电间已完成装修并移交。安装方面,汽机中低压管道焊接接近尾声;锅炉本体及烟道保温、电除尘、脱硫吸收塔防腐保温、灰库设备安装稳步推进。回顾建设过程,项目曾面临持续性极端天气影响户外作业连续性、关键甲供设备材料因供货商产能及物流问题延期交付两大核心困难,严重制约了土建连续施工和设备安装关键路径。面对挑战,项目团队采取了分区移交、工序穿插、集中资源抢工可施工区域等经验做法,努力降低延误影响。

项目投产后,能有效缓解广东省电力供应紧张局面,提升电力供应能力,为广东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电力支持,作为广东省首批沿海示范环保近“零”排放电厂,为国内燃煤电厂环保改造和新建提供示范和借鉴,推动电力行业绿色发展。

大唐惠州博罗

燃气热电联产项目

该项目位于惠州市博罗县园洲镇,作为广东省“十四五”能源保供重点项目、广东省及惠州市重点建设项目,该项目规划建设2套460兆瓦9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应用国内首创9F燃机项目主辅机设备全对称、汽机与锅炉间距最小中位大平台方案及国内首创开闭式可切辅机冷却水系统方案,兼具发电与供热功能,系统结构简单,运行灵活性高,可靠性增强,有效简化工艺流程,较常规项目节省用地40亩。该项目主厂房布置和工艺设计实现多项技术突破,具备单机容量大、环保性能优、调峰响应快等特点。项目1号机组已投产,移交生产单位;2号机组于2025年6月24日开始整套启动。

项目建设期间面临显著多于往年的持续降雨及基坑集中完工的双重挑战。对此,项目部实施了周密策划:提前高效完成厂区及厂外排水系统贯通;对A排外、消防站、化水区域及两机力塔间场地实施垫高加固及地面硬化;配备足够数量的65m³以上潜水污泥泵,以及各类应急防汛物资;实行兼顾雨季及高温天气的弹性作息制度;针对地下结构图纸滞后,采用深基坑预埋套管先行回填方案保障工作面连续性;采取全作业面平行施工策略以减少工序制约;所有水池结构(蓄水池、废水池、事故油池等)采用钢板桩支护减小对周边施工干扰;主厂房运转层等细地坪提前浇筑,达到整体文明施工要求。

该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发电量达35亿千瓦时,可满足约50万户家庭年用电需求;年供热量约612万吉焦,可为博罗县及周边工业园区提供稳定热源。环保方面,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73万吨,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空气质量改善及“双碳”目标实现。同时,机组灵活调峰能力将增强广东电网对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降低对外来电力的依赖,有效促进绿色工业发展。

国能肇庆电厂二期

2×500MW燃气热电联产项目

该项目位于肇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家能源集团、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以及肇庆地区在运在建燃气机组中装机容量最大的燃气项目,项目建设2×500兆瓦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全面建成投产后,年发电量38亿千瓦时,供热量630万吉焦,对优化地区能源结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项目3号机组、4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现场建筑、安装工作已基本完成,目前正在进行尾工消缺、达标投产、资料移交等工作。回顾建设过程,项目先后克服场地移交滞后、图纸交付缓慢、设备到货不及时、天然气管线接入延误等一系列困难,项目部超前策划、科学组织、统筹协调,积极推动各项施工任务稳步向前,顺利实现了双机“同时冲管、并列启动、连续交机”的目标,创造了国家能源集团燃机领域“单周双机移交”新纪录。

经测算,项目每年可节约标煤约65.1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47.9万吨,实现二氧化硫零排放与氮氧化物超低排放目标,相当于再造森林面积超8000公顷。这一绿色能源标杆工程,不仅为区域电网安全提供强力支撑,更构建起“电热联供、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体系,对优化粤港澳大湾区能源结构、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广东华电福新四会华龙

200MW渔光互补项目

该项目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迳口镇,包括一座220KV升压站、61.66MWp光伏场区和配套的35kV集电线路建设,光伏场区用地主要为鱼塘,面积约1000亩。项目目前已经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的建成为广东省能源结构转型升级、打赢蓝天保卫战做出重要的贡献。

本标段工程装机容量为61.66MW,年平均上网电量7313万 kWh,25年可为电网提供清洁电能182825万kWh。按火力发电每 kWh电量消耗305.5g标准煤计算,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2.23万吨。每年可减少CO2排放量约 5.2万吨。此外,每年还可节约用水,并减少相应的废水排放,节能减排效益显著。

深能光明3×600MW(H)级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工程

该项目位于深圳市光明区玉塘街道,占地约20万平米,项目规划总装机容量约300万千瓦,一期工程建设3台H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装机容量200万千瓦。本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后,年供电量近60亿千瓦时,将为深圳中西部区域增加新的电源支撑,能较好弥补深圳市电力缺口,同时为西部直流提供动态无功支撑,为深圳这片热土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

项目1号机组、2号机组已于去年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目前,项目正在有序推进经营结算、竣工资料移交等工作。回顾建设过程,项目建设者高擎“铁军”大旗,以“均衡绿色施工,创建双优工程”为目标,科学策划、精心组织,推进专业工作标准落地实施,接连克服高温多雨、设备到货滞后且设备问题频发等一系列不利条件,安全、优质、高效完成了1号机组、2号机组投产移交,顺利实现了2024年度“双投”目标。

作为广东省“十四五”重点建设项目,采用了目前世界最先进的H级重型燃气轮机技术,发电效率可达63%,相较于当前国际主流的F级燃机效率提升了3%。同时,利用先进的DLN低氮干式燃烧技术,结合SCR脱硝技术,使得氮氧化物排放浓度控制在10毫克/标立方米以下。这一绿色能源标杆工程,不仅为区域电网安全提供强力支撑,更构建起“电热联供、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体系,对优化粤港澳大湾区能源结构、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深圳东部电厂二期

2×700MW(H)级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工程

该项目位于深圳大鹏新区秤头角,是国家战略与地方需求结合的重点工程,被纳入广东省及深圳市“十四五”能源规划核心清单,位于深圳大鹏新区秤头角,紧邻液化天然气接收枢纽,依托“近气源、临负荷中心”优势。目前,深圳东部电厂二期工程项目两台机组已圆满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推进竣工资料完善及竣工结算。建设中面临复杂地质制约施工、多专业交叉作业难等挑战,项目团队以“精准规划、创新破局”应对:用模块化施工和BIM技术提效保精度,建“日调度、周协调”机制保障工序衔接,实现锅炉水压试验等节点一次达标,创同类型机组安装周期最短纪录。

经核算,机组供电效率超62%,年发电量预计50亿千瓦时,年减标煤约70万吨、二氧化碳超160万吨,氮氧化物排放低于50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零排放,环境效益相当于新增9000公顷生态绿地。该工程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稳定电力,构建“气电为主、高效协同”模式,对区域能源绿色转型、助力“双碳”目标有引领价值。

深能洪湾二期

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

该项目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地带,具有清洁、环保的特点,是广东省、珠海市重点工程,投产后将满足珠海市主城区和澳门电力负荷增长的需求及周边地区对热源的需要,符合“重点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做强做优清洁电力的战略方向”,积极响应国家发展热电联产和循环经济的政策。目前项目3号机组、4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现场建筑、安装工作已基本完成,目前正在进行尾工消缺、达标投产、资料移交等工作。

洪湾二期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年供热量约804.59万吉焦,能满足电厂周边区域供热需求,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减少分散供热带来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年发电量可达20亿千瓦时 ,进一步满足珠海、澳门地区电力需求,缓解当地电力供需矛盾,为生产生活用电提供坚实保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资讯来源: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此文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站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上一篇:中煤宝山2×650兆瓦煤电项目正式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