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内资讯 > 光伏

天津:截至目前,全市光伏发电装机超过600万千瓦

发布时间:2025-04-02 人气: 来源: 关键词:

4月1日,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对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312号建议的落实答复(以下简称“答复”)。

答复指出,滨海新区海晶“盐光互补”、西青区大寺镇渔光互补等一批集中式光伏项目并网发电,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增长迅速,截至目前,全市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超过800万千瓦,其中光伏发电装机超过600万千瓦。

下一步,天津市将继续推动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可持续运行,促进新能源转型发展。严格按照生态环境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文件要求进行环评的审批工作,以“无废城市”建设为契机,鼓励探索光伏组件高效回收利用模式、鼓励固体废物规模化综合利用项目建设、鼓励资源循环利用装备技术突破,助推报废光伏组件的回收处理工作取得进展。

具体如下:

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312号建议的落实答复

韩洪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碳中和背景下的集中式光伏电站可持续发展的建议,经会同市税务局、市规划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电力公司研究答复如下:

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实施的背景下,新能源发电特别是光伏发电发展迅速。一直以来,我们高度关注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出了一系列举措。

一、大力发展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

以“双碳”战略为契机,着力突破政策瓶颈,加快新能源开发利用,本着“立足长远、有序发展”的原则,既鼓励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又避免项目“一哄而上”,建成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集中式新能源项目。滨海新区海晶“盐光互补”、西青区大寺镇渔光互补等一批集中式光伏项目并网发电,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增长迅速,截至目前,全市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超过800万千瓦,其中光伏发电装机超过600万千瓦。

二、提升光伏产业链效率

围绕我市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绿色发展,我们积极推动工业领域再生资源利用行业发展,推进再生资源行业规范管理。一是加强骨干企业的培育。通过行业规范条件管理,引导企业规范发展,截至目前我市神洲再生、万绿达、TCL奥博等30余家企业入选国家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规范条件企业,形成年废钢加工能力超过1000万吨,年废塑料加工综合利用能力22万吨,年废纸加工能力25万吨,年废旧新能源电池梯次利用和综合利用能力分别达1.5万吨和1万吨。二是推广先进的综合利用技术。市有关单位联合印发了《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推荐目录)》(2023年版),引导企业开展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先进技术、装备及高附加值产品应用,提高钢渣、粉煤灰等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水平。三是坚持科技创新。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支撑和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发挥“揭榜挂帅”机制作用,开展关键卡点技术攻关,在2023年第二批天津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支持卡点技术攻关项目中设置双碳产业方向,促进更多1-N实用性、可推广成果涌现,加速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

三、合理规划集中式光伏电站

积极支持可再生能源项目发展建设,按照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要求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项目规划落地。一是在支持措施方面,印发《市规划资源局市发展改革委关于支持绿色能源发展规范光伏发电产业规划用地(海)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我市光伏发电产业规划用地(海)管理工作要求。二是在规划保障方面,组织编制《天津市电力空间布局规(2021-2035年)》并获市政府批复,规划将海晶“盐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鑫泰路及服新220千伏新能源汇集站项目、通威光伏项目等新能源项目电力送出工程纳入专项规划,进一步提升了新能源消纳水平。三是在服务审批方面,加强规划政策宣传力度。对于光伏方阵用地,不得占用耕地。变电站等配套设施用地,依法依规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对于有新增建设用地需求的,给予计划指标保障涉及占用耕地的,按规定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确需办理土地征收手续的,做好用地服务保障工作。

四、推动电子垃圾回收和再利用工作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21年发布《光伏组件回收再利用通用技术要求(GB/T39753-2021)》,对不同用途、不同来源的废弃光伏组件的收集、运输、贮存、拆解、处置作出了规定。生态环境部2024年1月22日发布的《固体废物分类与代码目录》中,将光伏组件生产、技改、退役等过程中产生的废弃光伏组件正式列入SW17可再生类废物的废物种类,并将其废物代码明确为900-015-S17。2022年11月,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印发《天津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提出鼓励探索光伏组件高效回收利用模式,积极打造“工业企业自循环-工业园区循环-区域循环利用”的大宗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模式。鼓励企业对资源循环利用装备技术突破,加快研发废太阳能板的无害化、资源化、成套化处理利用技术装备。我市做好报废光伏组件环境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同时组织回收利用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展报废光伏组件资源化利用研究。

五、加强电网规划建设

国网天津电力公司高度重视集中式光伏电站接入消纳问题,一是加强电网规划,安排服新、鑫泰路输变电工程等电网补强项目,提升电网坚强可靠运行水平。二是加强调度管理,合理优化安排常规机组及光伏电站开机模式,保障集中式光伏电站有效消纳。三是加强设备升级及技术创新,构建数智化坚强智能电网,为光伏电站接入消纳奠定基础。四是安排电网补强工程,提升电网坚强可靠运行水平,加强调度管理,合理优化安排常规机组及光伏电站开机模式,保障集中式光伏电站有效消纳,加强设备升级及技术创新,构建数智化坚强智能电网,为光伏电站接入消纳奠定基础。

六、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

目前,在支持光伏发电产业发展方面,国家已出台了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一是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太阳能发电新建项目投资经营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二是节能节水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三是为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家从支持环境保护、促进节能环保、鼓励资源综合利用、推动低碳产业发展四个方面,实施了56项支持绿色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

七、持续推动碳效益测算及绿色金融引导宣传

一是积极发挥政策引导作用。用足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等央行货币政策工具。2023年我市金融机构累计为68个项目发放碳减排支持工具贷款金额61.87亿元,带动年度碳减排量182万吨当量。探索完善金融支持政策,持续推动各项政策文件落实落地,同时围绕金融服务“十项行动”,市政府印发实施《关于深入推进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建设的方案》,推动绿色金融等重点工作高质量发展。二是深化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2023年天津银行成功发行我市银行间债券市场首单绿色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发行金额4.48亿元。同时该行创新应用在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中以未来收益权进行质押登记的风控模式发放充电桩特许经营权质押贷款。发布年度商业租赁公司和商业保理公司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典型案例,包含光伏发电“直租+投资”融资模式服务项目、风电项目债务融资保理解决方案等多个支持绿色项目创新案例。在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的指导下,支持东疆综合保税区建设绿色租赁服务流程试行区,制定出台全国首个融资租赁绿色评价机制,落地全国首笔标准化绿色租赁业务。三是持续拓展融资渠道。截至2023年末,全市绿色贷款余额5858亿元,占全市各项贷款的比重为13.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我市全年共发行绿色债券47支,募集资金271亿元,规模占比4.3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74个百分点;全市绿色租赁资产超过4400亿元,位居全国首位。

八、下一步工作思路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动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可持续运行,促进新能源转型发展。一是服务新能源建设,继续推动220千伏服新新能源送出工程、鑫泰路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一批工程施工建设,将宁河、大港地区新能源清洁电力直接送入负荷中心,推广新能源“集中升压、打捆送出”开发模式,满足资源禀赋较好地区大规模新能源开发需求,进一步扩大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并网水平和消纳能力。二是科学合理优化可再生能源项目空间布局。严格按照生态环境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文件要求进行环评的审批工作,以“无废城市”建设为契机,鼓励探索光伏组件高效回收利用模式、鼓励固体废物规模化综合利用项目建设、鼓励资源循环利用装备技术突破,助推报废光伏组件的回收处理工作取得进展。三是综合运用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加大政策宣传辅导力度,促进企业节能低碳发展,充分发挥税收在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统筹协调推动。发挥绿色金融服务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强化绿色金融发展重大问题研究,统筹推进金融服务绿色低碳发展工作。持续推进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推进金融机构示范应用绿色金融产品提升金融服务,丰富拓展绿色金融应用场景。持续拓宽绿色企业和项目直接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等,推动有条件的绿色低碳企业上市融资。支持在绿色产业领域具有专业优势的融资租赁公司加快发展,发挥保理、基金等行业集聚优势,为绿色产业和项目发展提供专业服务。

资讯来源: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此文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站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上一篇:广东肇庆市封开县首个光伏长廊落户,助力“百千万工程”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