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穿山筑绿廊——利咸高速六标段生态贯通
发布时间:2025-06-16 人气: 来源:<!--<$[信息来源]>begin-->湖北日报 关键词:
在武陵山区的崇山峻岭间,一条以“绿色”为底色的高速公路正徐徐展开画卷。
6月13日,随着利咸高速咸丰段唐崖互通路基工程全面完工,项目建设正式转入路面铺设阶段,而其边坡防护和生态建设已同步完成,为这条生态廊道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湖北省“九纵五横四环”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利咸高速咸丰段全长41.563公里,总投资约90亿元。项目途经咸丰县小村乡、唐崖镇、高乐山镇,设有3处落地互通(小村李子溪互通、唐崖卷洞门互通、唐崖互通)和1处服务区(唐崖服务区)。这条高速不仅承担着交通动脉的功能,更将成为连接生态与经济的绿色纽带。
“过去修路是开山劈石,现在是精雕细琢。”中国能建葛洲坝路桥公司利咸高速六标项目一工区经理刘健指着边坡上的绿树感慨道。在项目建设中,“绿色公路”理念贯穿始终,项目团队通过三大举措,实现了从“施工”与“修复”同步进行的全链条生态保护。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前期对施工剥离的表土进行保存,待工程结束后全部回覆,既节约成本又保护了土壤生态;同时,配置2台智能扬尘监测系统实时调控,配合2台洒水车、2台雾炮机协同作业,有效控制扬尘污染;另外,采用三级沉淀池与膜处理技术,日均处理施工废水5吨,循环利用率达85%,切实保护了唐崖河流域生态环境。
唐崖镇大石沟村村民杨华荣对此深有感触:“以前晾衣半天落层灰,现在开窗见绿,呼吸都畅快了。”
此外,边坡防护作为生态建设的重点工程,项目采用“厚层基材喷播+蜂巢约束系统”工艺,在12.8万平方米的边坡上模拟自然植被生长环境,种植500余棵树苗和7000公斤草籽,形成“草灌结合”的立体防护带。这种工艺不仅有效稳固边坡、减少水土流失,更为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空间,实现了高速公路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生。
利咸高速不只是交通工程,更是生态工程、民生工程。唐崖枢纽互通的建设,将为世界文化遗产唐崖土司城遗址提供更便捷的交通条件,助力当地文旅融合发展。规划中的唐崖服务区将打造为集停车、休憩、文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体,未来不仅成为本地特色农产品的展销窗口,也将向过往游客展示土司文化的独特魅力。项目以路为媒,将沿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实现“下高速即景区”的发展愿景,推动乡村振兴与生态保护协同共进。
从施工现场洒水车的每日穿梭,到边坡上工人精心栽种的绿植;从表土回覆的匠心设计,到智能系统的精准调控——利咸高速六标段的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对自然的敬畏。项目团队以“绿色为笔,生态为墨”,将传统工程建设的“破坏性”转化为“修复性”,让“施工痕迹”蜕变为“生态景观”。
秉持“最小破坏、最大保护“的核心原则,利咸高速六标段项目将生态理念深植于每道施工工序,在鄂西大地上谱写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新闻链接:https://news.hubeidAIly.net/pc/z_672820.html
资讯来源:<!--<$[信息来源]>begin-->湖北日报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此文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站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