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内资讯 > 核电

“超碳一号”:点“碳”成金的绿色引擎

发布时间:2025-04-24 人气: 来源:中核集团 关键词:

4月21日,在第56个世界地球日前夕,中核集团看见新时代核工业第四期媒体沙龙活动在京举行。本次活动以守护地球家园:核工业的绿色实践与担当为主题,邀请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等单位的专家围绕超碳一号等品牌,与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社等主流媒体,以及知乎、今日头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展开深度对话。

超碳一号:点碳成金的绿色引擎

二氧化碳,一种我们熟知的温室气体,鲜为人知的是,它如今成为了一种变革性发电技术的关键载体。

中核集团首席科学家、核动力院超碳一号总设计师黄彦平揭秘了超碳一号如何将温室气体点碳成金当二氧化碳被加压至7.38MPa、加热至31℃时,会进入超越气态和液态物质特性的超临界态,兼具高密度和低粘度的双重优势,成为发电领域的超级工质。

2017年,黄彦平团队远赴海外当时全球唯一掌握超临界二氧化碳换热器制造技术的公司进行调研,却遭遇严密技术封锁。他们连车间的门都不让进,更别提看设备。回国后,黄彦平便潜心钻研、自主攻关,最终从光刻工艺中找到灵感,在不锈钢板上蚀刻出头发丝精度的微通道流道,并自主设计2400mm级真空扩散焊机,将6000片薄板焊接成全球最大规模的超紧凑微通道换热器。

2023年,核动力院联合济钢国际在首钢水钢现场建设2套15兆瓦超临界二氧化碳余热发电机组。项目中,这项技术的优势展露无遗:场地需求及用水需求降低50%,发电效率提升42.7%,年发电量提升84%。如今,经过十余年的攻关,我国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技术产学研体系基本建立,全国产化产业链条基本成型,具备全面工程应用条件。黄彦平骄傲地说道:曾经国外商业管制清单上的技术,我们已经全部实现了国产化,技术实力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资讯来源:中核集团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此文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站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上一篇:中核二三中标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1、2号机组核岛及其配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