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五公司:建安一体化赋能,奏响核电建造新乐章
发布时间:2025-04-21 人气: 来源:中核集团 关键词:

成果斐然:铸就行业新标杆
2025年1月1日,对于中核五公司而言,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由其承建常规岛及BOP施工任务的漳州核电1号机组顺利投入商业运行。这一重大成果,标志着中核五公司建安一体化模式在核电建造领域取得了阶段性成功。
截至目前,中核五公司成功完成了PX联合泵房、YA除盐水生产厂房、AC放射性机修及去污车间等共计34个子项的交付使用,得到了业主单位的高度认可,一封封洋溢着信任与肯定的感谢信,就是对建安一体化模式的高度肯定。2024年共完成年度里程碑节点63个,系统EESR移交185个。
在数字化、智能化建造方面,中核五公司同样成绩卓著。获得专利64项、省部级工法7项;发表省部级论文15篇;拥有软件著作权4项;荣获省部奖25项;参与出版专著3本;获得公司级以上荣誉超过35项,成功固化了115个创新成果案例。其中多项成果经权威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在成本控制、安全管理等方面,建安一体化模式也展现出显著优势。生产临建占地面积、临建建筑面积、办公楼建筑面积需求均大幅减少,建安材料互通互用,节约了成本;安全生产实现零事故,全周期20万工时隐患率显著下降,同时结合BIM技术,将安全监控实现数字化,智能化。
顶层领航:擘画建安一体化蓝图
核电建设领域采用建安一体化模式实施既是集团的要求也是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土建和安装终将一体化,也必将一体化。中核五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晓荣目光坚定,话语背后是他对行业趋势的洞察。
早在2004年,中核五公司便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筹建土建力量,开启了建安一体化模式的探索征程。在化工领域率先实现突破后,2008年以施工总承包模式承接三门核电和海阳核电施工任务,与兄弟单位携手合作,在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经验,也汲取了深刻教训。
要充分发挥建安一体化红利,建安融合的程度至关重要,要从思想上、组织模式上、资源配置上完全充分的融合才能充分发挥建安一体化的作用。张晓荣表示。基于这样的认知,中核五公司坚定了走建安一体化路线的决心,立志将自身打造为能独立承接建安一体化核电施工任务的综合性服务商。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2019年,中核五公司迎来了重大契机,成功承接漳州核电首个建安一体化核电建设任务,这也是中核集团首个以建安一体化模式实施的项目。自此,公司在核电建安一体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有力的一步,开启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创新发展之旅。
中坚力量:推动模式落地生根
走进漳州核电项目施工现场,机器轰鸣,焊光闪烁,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中核五公司漳州核电项目部党委书记、项目经理陈振正忙碌地穿梭于各个施工区域,协调着项目的各项事务。
2019年8月底,陈振来到漳州,带着公司党委殷切的嘱托,一肩扛起建设漳州核电项目部建安一体化的重任。与三门核电和海阳核电不同的是,漳州的建安一体化是由中核五公司独立承包,这意味这对于各方的要求更高,可借鉴的经验更少。
回忆起那段时光,陈振眼里满是温情。兄弟姐妹们都太不容易了,建安一体化要求我们的人员既要懂土建,更要懂安装,不懂怎么办?外界不看好我们怎么办?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儿,咬着牙埋头学习。午夜时分的办公楼,总有一片灯火倔强地亮着。那是陈振带领团队在挑灯夜战,现在想想,正是这份不服输的劲头,让我们把不可能变成了看家本领。
陈振笑着说:起初有些同事连最基础的工程术语都认不全,到现在成为了专家,其中的艰辛和努力只有我们自己心里清楚。那批历经锤炼的初代成员不仅撑起了项目脊梁,更有多人被输送到公司其他项目关键岗位,实现了建一个工程,育一批人才的良性循环。
项目行政经理张少青介绍道:如今,建安一体化模式在我们漳州核电项目中得到了全方位的实践与应用,从工程计划管理到技术管理,从安全质量管控到资源配置,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一体化的优势。
在工程计划管理方面,中核五公司构建了建安一体化工程计划管理体系。项目工程经理刘玉明深知其重要性,他表示:我们通过优化工期,合理安排各子项施工顺序和时间节点,像9PX联合泵房施工计划总工期33个月,实际仅用28.5个月,创造了国内泵房最优工期记录。同时,对大型设备运输和吊装作业人员统一调配,确保资源利用最大化。
在技术创新领域,项目技术经理聂铁军带领团队围绕施工优化、模块化施工、自动焊应用、工艺创新四个方面深入研究。以凝汽器壳体引入工艺优化为例,取消传统剪力墙预留通道,释放了土建阶段施工场地,为后续施工创造了良好条件。这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降低了成本,体现了我们在技术创新上的决心和能力。聂铁军自豪地说。
安全与质量是核电建设的生命线。项目安全总监韦继奎介绍:我们构建了建安一体化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开发智慧工地集成平台,实现了安全管理的人、机、环、管统一。项目质量经理高杨伟补充道:通过编制《建安一体化质量标准化图册》等标准化文件,并通过FME(C)A、APQP等工具的运用,将质量控制要求细化落实,我们有效提升了工程质量,实现了建安一体化质量的全过程管控,确保项目高质量交付。
一线风采:书写奋斗创新篇章
在项目的一线施工现场,每一位建设者都是建安一体化模式的践行者与推动者。机通队队长游祥义带领着团队成员奋战在设备安装的前沿阵地。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与土建队紧密配合,安装提前介入,实现了工序的无缝衔接。比如PF消防泵房施工时,我们土建与安装专业采用流水施工,设备、管道、电仪安装提前介入,仅用36天就实现消防水泵带载试车完成。游祥义说。
土建队队长黄勇,是跟随陈振来到漳州的首批同事,也是来到漳州的首个土建人才,他见证了这支土建队伍一路成长、壮大。
建安一体化,就应该是一个项目,一个班子,一个使命,一个指令,一个利益,一个文化体系,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在项目建设中,土建与安装必须紧密协同。作为土建负责人,我始终以项目整体目标为重,优化施工安排,确保安装工作高效推进。黄勇年轻的脸庞上表情坚定。
虽然都是土建,但传统的土建和建安一体化的土建天差地别。建安一体化的精髓在于打破专业壁垒。实现真正的建安一体化,关键在于培养跨界型土建人才。我们要求团队既扎根土建专业,又掌握安装技术,用全局视角统筹施工策划、工序穿插和资源配置,确保项目高效优质推进。
管焊队副队长夏超和他的团队在焊接技术上不断钻研。我们积极应用自动焊技术,提高焊接质量和效率。同时,参与到数字化建造中,通过BIM技术精准定位管道安装位置,减少施工误差。夏超介绍。
电仪队队长熊仁钢也表示:我们利用数字化场景赋能核电数字班组能力建设,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完善核电项目数字化协同平台,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协同效果。
在质量方面,QC部经理安润民表示: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标准化制度推行了全过程的质量管控,通过不断的提质增效,项目部的质量管理水平也在稳步提高。
在项目团队中,还有一群充满活力的新入职员工,他们带着对核电事业的憧憬与热情,迅速融入到建安一体化的建设浪潮中。
陈晨,2020年入职的首批大学生之一。在漳州项目的历练中,她快速成长,从新人到骨干,如今已挑起土建队副队长的重任。
来到这里,我深刻感受到了建安一体化模式的魅力。从项目规划到施工,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大家齐心协力为了共同目标奋斗。在这里,我不仅能学到专业知识,更能感受到团队的凝聚力和创新精神。
何为建安一体化?建安一体化,恰似一场宏大的建设交响乐,设计、施工、安装等环节如同不同乐器组,在经验丰富的项目管理者引领下,遵循既定节奏,紧密协作。从项目规划的开篇序曲,到施工推进的激昂旋律,再到交付的完美终章,每个阶段都精准配合,只为铸就建筑项目整体和谐的华彩乐章。
核电领域未来方向一定是建安一体化,这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因为它能给核电建设带来最优工期、最优质量和最高效率。张晓荣对未来充满信心。
资讯来源:中核集团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此文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站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