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一号”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
发布时间:2025-07-21 人气: 来源:科技日报 关键词:
从大亚湾核电站建设之初设备国产化率不到1%,连钢筋水泥都需要进口,到如今华龙一号设备国产化率超过90%,并具备整机设备100%国产化能力,核电不仅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标志性成果,更是新时代中国递给世界的亮丽国家名片。
基于核电建设积累的经验、人才和资源,总部位于深圳的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发起完成三代核电技术研发重任的总攻,成功推出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与国际主流核电技术同台竞技,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式发展。
华龙一号采用177组堆芯燃料组件、双层安全壳、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等多项设计特征。单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年发电量达近100亿度,能够满足100万人口的生产生活年度用电需求,每年可减少标煤消耗超3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28万吨,相当于造林2.25万公顷。
十四五期间,中广核在广东、广西、浙江、福建等地稳步推进20台华龙一号机组批量化建设。
中广核浙江三澳核电项目华龙一号建设现场。(受访单位供图)
我国西部地区首台华龙一号机组中广核广西防城港核电3号机组。(受访单位供图)
2024年5月25日,伴随广西防城港核电站4号机组投产发电,中广核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验证了华龙一号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先进性,为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积累了可借鉴、可复制的宝贵经验。
目前,华龙一号国内外在运、核准在建机组总数达41台,已成为全球在运、核准在建机组总数最多的三代核电技术。
华龙一号同时也带动我国核电装备制造业水平也得到稳步提升。中广核发挥核能产业链龙头作用,带动上下游5400多家企业实现400多项关键设备自主化,推动华龙一号具备核电整机设备100%国产化能力,有力促进我国核电产业链韧性和实力的提升。
资讯来源:科技日报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此文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站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