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浪淘沙,留下的都是金子。”在新能源产业数十年的迭代浪潮中,天能集团无疑是那颗历经考验、愈发璀璨的“金子”--尤其在储能产业从早期零星探索,到电网侧、用户侧需求爆发,再到“源网荷储”一体化加速落地的变迁中,天能的身影始终清晰。
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村办小厂起步,到如今成长为支撑行业发展的领军企业,近40年的风雨征程里,天能不仅穿越了市场周期的起伏,更在技术变革、产业升级的关键节点持续破局:从早期伴随储能产业萌芽布局技术储备,到产业崛起阶段抢占电网侧、工商侧等核心场景,再到如今以百兆瓦时级项目引领用户侧储能升级,每一步都踩准了储能产业变迁的节奏。
这份从“小作坊”到“行业标杆”的跨越,绝非偶然--天能集团成功的秘诀,究竟藏在何处?
以铅酸为基,多元化布局
提及天能集团,其发展历程始终与董事长张天任紧密相连。
1988年,26岁的张天任借款5000元,承包下濒临倒闭的村办小厂,由此开启了天能在新能源电池领域的探索。公司成立初期,他精准洞察到电动自行车在“最后一公里”出行场景中的巨大潜力,果断联合复旦大学研发“阀控式密封铅蓄电池”。最终,天能率先推出单次续航突破100公里的新型环保电动车用蓄电池,不仅成功抢占市场先机、摆脱经营困境,更奠定了其在铅蓄电池领域的技术根基,为后续发展埋下创新伏笔。
随着新能源产业迭代,锂电池凭借循环寿命长、环保性优、充电效率高的优势,在电动两轮车市场加速渗透,持续挤压铅蓄电池份额。面对这一产业变革,天能前瞻性确立“铅锂并进”双重技术路线,推动企业从单一铅酸电池制造商,向多元化新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依托多年积累的研发与制造优势,天能通过技术创新与产能升级,快速搭建起完整的锂电池产业体系。
从2024年天能股份公开业绩数据来看,作为公司业绩的“压舱石”,铅酸电池业务全年贡献营收达418.35亿元,这一规模不仅印证了该业务在行业内的深厚积淀与市场认可度,更持续承担着支撑公司整体经营的核心职能,为企业战略布局与新业务拓展提供了坚实的业绩基础。
与此同时,代表未来增长方向的锂电池业务,在2024年迎来爆发式增长,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能。数据显示,天能股份锂电池产量同比大幅飙升76.74%,产量的快速提升既反映出公司在锂电池产能建设、技术转化上的显著成效,也体现出对市场需求的精准响应;在销量端,全年锂电池销售量达到1.10GWh。
在新能源技术多元发展的当下,天能集团并未止步于铅、锂两大赛道,而是进一步布局钠离子电池、氢燃料电池和固态电池等前沿领域,成功构建“铅锂氢钠”多元技术并行的产业格局,为不同应用场景提供差异化、定制化的能源解决方案。
目前,天能销售收入超过2000亿元,位列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企业500强、中国轻工业百强。
多技术破局,全场景覆盖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新型储能作为支撑新能源体系、推动能源结构优化的关键力量,受到新能源行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天能集团凭借敏锐的行业洞察力,精准把握储能产业发展机遇,构建起全链条、多技术路线的储能业务体系,为全球能源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2023年7月1日,天能集团成立储能事业部,张天任董事长对储能事业部给予厚望,“希望储能事业部要战略再优化,目标再明确,团队再提升,不断推进储能产业的发展,快速开创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从业务发展方向来看,天能以“产品+服务”双轮驱动,形成了覆盖核心部件供应、一体化服务及方案设计的完整布局。在核心产品供应方面,天能可提供储能电芯、电池模组、电池簇、BMS(电池管理系统)等关键部件,为储能系统的稳定运行奠定坚实基础;在一体化服务领域,其业务涵盖系统集成、EPC总包交付及储能电站运维服务,实现从项目启动到长期运营的全流程覆盖;同时,天能还能为客户提供定制化项目设计方案,并同步完成系统集成产品整合与交付,满足不同场景下的个性化需求。
核心竞争力的打造是天能立足行业的关键。公司以“全流程价值交付”为核心,聚焦项目设计、系统整合、交付落地及长期运维的全生命周期能力建设。通过专业的项目设计团队、高效的系统整合能力、严格的交付标准及完善的运维体系,天能确保每一个储能项目都能实现安全、高效、稳定运行,为客户创造持续价值,也为自身赢得了良好的行业口碑。
在应用场景与技术路线上,天能储能实现了“场景全覆盖+技术多路径”的全面布局,展现出强大的市场适配能力。应用场景方面,其业务已深入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三大领域:电源侧可配套新能源电站,解决新能源发电波动性问题;电网侧能参与调峰调频、配网储能,提升电网运行稳定性;用户侧则可服务工商业及户用场景,助力用户实现能源成本优化与能源自主。技术路线上,天能打破单一技术局限,可提供铅电、锂电、钠电及氢能等多种技术路线的系统解决方案,既能适配不同场景的性能需求,也能兼顾成本控制,为客户提供更灵活的选择。
全产业链创新 + 标杆项目落地
多场景赋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基于天能的全产业链布局,其先后发布了314AhLFP电芯、新一代5MWh电池舱、372kWh液冷工商业储能系统,以及钠离子储能专用电芯、OPzV-1000阀控胶体固态铅炭电池等多款创新型产品,并在“BMS+EMS”领域取得多项专利突破。
在储能业务领域,天能通过精准布局多元应用场景与定制化解决方案,成功打开市场新局面。公司积极开拓电网侧储能、工商侧储能、家用储能、微电网等核心场景,同步研发适配不同需求的解决方案,不仅构建起覆盖全场景的业务矩阵,更凭借多项优质标杆项目推动产业协同,逐步形成规模化落地能力。其中,大唐鲁北储能项目、“和平共储”综合智慧能源共享储能项目、南方电网城北站储能项目、湖州长兴金陵变储能项目、江苏沭阳储能项目等,均成为各细分场景下的典型案例,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今年5月投运的安徽马鞍山和县37.5MW/100.5MWh储能电站,更是天能储能业务的里程碑项目--它既是安徽省内规模最大的用户侧储能项目,也是天能控股集团首个百兆瓦时级用户侧锂电储能EPC项目。此外,天能与徐州合创联手打造的山东索力得10MW/20MWh工商业储能电站也于近日竣工。该项目采用天能自主研发的液冷储能解决方案:装配磷酸铁锂电池、三级架构BMS电池管理系统和“气水双防”消防系统。方案赋能工业场景验证与实施,保障综合能源系统安全高效运行。
作为新型储能领域的领先企业,天能创新商业模式,积极与产业链相关企业共同推进新型储能商业化落地,与国电投、国家电网、华能集团等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时,通过政企合作、国际合作,全力推进“新能源+储能”发展新模式的全球样本。
作为储能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天能集团以全链条的业务布局、全生命周期的核心竞争力及多元化的场景与技术适配能力,持续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未来,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不断深入,天能储能有望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贡献更多力量。
来源:电力家